1. <rp id="ib09t"><acronym id="ib09t"></acronym></rp>
    <button id="ib09t"></button>
    1. <th id="ib09t"><track id="ib09t"><rt id="ib09t"></rt></track></th>
        

      當前位置: 首頁   ->   互動交流   ->   調查征集

      關于征求《2022年靈山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的通知

      2022-09-08 09:02 來源:靈山縣農業農村局 分享到: 【打印本頁】 【字體: 大   中   】   

       現將2022年靈山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對社會公開,廣泛征求社會公眾意見,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如地征求意見稿有修改意見,2022年9月8日前將修改意見建議反饋我局科教股。聯系人:胡進初,聯系電話:6425503,郵箱:lsnkj6425503@163.com。

       

      附件:2022年靈山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

      目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靈山縣農業農村局

      2022年9月5日

       

       

      2022年靈山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根據《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2年廣西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桂農廳辦發〔2022〕100號)精神,為確?;鶎愚r技推廣體系改革政策有效落實,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效益,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中央和自治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圍繞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重大任務,以深化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設為主線,強化履行農技推廣機構公益性職責,推動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發展,推廣助力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的品種、技術和裝備,加快信息化服務手段普及應用,大力提升農技推廣服務效能,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強的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二、主要目標

      (一)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在新一輪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中進一步理順基層農技推廣職責職能,繼續推行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機制,因地制宜完善服務機制,提升服務效能。完善農技人員績效評價機制,推動農技人員收入分配與績效評價相掛鉤。鼓勵農技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前提下,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技術增值服務并合理取酬。

      (二)建設縣級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個,每個基地推廣不少于1項主推技術,開展不少于1場(次)示范展示活動,2個基地觀摩總人數不少于40人次。

      (三)農技推廣服務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技人員、科技示范主體、特聘農技員使用中國農技推廣APP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和示范展示的比例超過90%,及時在“中國農技推廣信息平臺”發布工作動態和上傳文件材料。

      (四)開展農技推廣骨干人才和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全縣5名農技推廣骨干人才接受連續不少于5天的脫產知識更新培訓,全縣1/3以上在編在崗基層農技人員參加不少于5天的脫產知識更新培訓。

      (五)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健全特聘農技員管理機制,全縣招募特聘農技員2名。

      (六)農業科技示范主體抽樣滿意度超過95%,農業技術推廣公共服務對象抽樣滿意度超過70%。

      三、重點任務

      (一)確保穩糧保供重點任務有效落實。強化履行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公益性職責,調動各級農技推廣力量,全面支撐穩糧保供、大豆油料擴種、“菜籃子”產品供給、應對農業重大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動物疫病防控、脫貧地區產業發展等重點任務落實,優先做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稻稻油生產模式、水稻玉米高產攻關、畜禽生態養殖、水產陸基圓池養殖、水稻機收減損降雜等技術推廣服務工作。

      (二)加快主導品種主推技術落地應用。立足糧果蔬畜漁等廣西特色資源,按照農業農村部、自治區發布的農業主推技術和建設“10+3”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要求,根據實際遴選推廣本地主推技術,成立技術指導團隊,制定技術操作規范,加快先進技術進村入戶到田。繼續推行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機制,因地制宜完善服務機制,將農技服務與當地農業生產緊密銜接,強化重要農產品的供給保障和特色產業提質增效。

      我縣要完成三項工作:一是正式發布我縣2022年度主推技術;二是依托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農業科技示范主體開展示范推廣;三是通過印發明白紙、信息化推介、組織現場觀摩等方式,對我縣有應用主推技術意愿的農業生產經營者提供有效技術指導服務,主推技術到位率達到95%以上,農業技術推廣公共服務對象抽樣滿意度不低于70%。

      (三)打造先進農業技術展示平臺。

      1.規范縣級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設。按照“三有”要求規范基地運行管理,即有明確的年度任務和考核指標、有完整的技術示范展示檔案、完成后有考核驗收。采取自建、租用或合作方式,打造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展示窗口和基層農技人員指導服務綜合平臺。其中,自建、租用類基地要有明確的技術示范實施方案,合作類基地要有項目承擔單位和基地主體簽訂的技術示范協議?;匾y一豎立“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標牌。種植業和養殖業各推廣1項(含)以上主推技術、建設1個示范展示基地,種植業基地由縣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負責實施建設,基地位于陸屋鎮陸東村廣西茗桂茶業有限公司有機茶葉生產基地。養殖業基地由縣水產技術推廣站負責實施建設,基地位于佛子鎮新塘村靈山縣佛子鎮健良魚苗繁育養殖場。支持鼓勵技術集成,在當地組織2次以上農技人員、特聘農技員和科技示范主體現場觀摩學習或技術展示活動,觀摩總人數不少于40人次。

      2.提高科技示范主體培育質量。按照“選好一個、帶動一片、致富一方”的原則,遴選技術能力強、幫扶意愿高、示范作用好、輻射帶動大、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的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種養大戶、鄉土專家作為農業科技示范主體,種植業遴選25人,養殖業遴選20人。通過精準指導服務、技術培訓等方式,培訓指導配套集成、簡單易學的實用技術,省工省力、節本增效的新型農機具。組織基層農技人員在農業生產重要時節和關鍵環節,把農業生產投入品供給和農產品供求等信息發送到示范主體手中,提升示范主體及周邊農戶科學種養水平和自我發展能力,特別是新脫貧戶的輻射帶動能力。

      (四)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根據產業發展需求,繼續從農業鄉土專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骨干、種養能手中招募特聘農技員開展產業技術指導服務,種植業和養殖業各招募特聘農技員1名,其中畜牧業以招募防疫員、家畜繁殖員為主。招聘條件及程序可參照《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21年廣西基層農技推廣特聘計劃工作的通知》執行。不斷完善特聘農技員管理制度,規范購買服務協議,加強考核管理,穩定聘任與動態調整相結合,特聘農技員服務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考核優秀人員可每年續聘。完善特聘人員信息化管理服務,及時在中國農技推廣信息平臺填報特聘農技員信息,特聘農技員中國農技推廣APP使用率達到90%以上。

      (五)提升基層農技推廣隊伍素質。制定我縣分類分級培訓方案,啟動選拔程序并公示選拔結果,建立培訓檔案。組織我縣5名基層農技推廣骨干人才及1/3以上在編在崗基層農技人員參加不少于5天的知識更新培訓,其中農技人員實訓課程不少于2天。

      我縣要加強與培訓承擔單位的溝通,科學合理設計培訓內容。除完成常規培訓內容外,支持農技推廣體系與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等金融機構合作,強化金融培訓、提升融資服務能力。支持兼顧開設職稱評聘相關課程,幫助基層農技人員解決實際問題。繼續開展“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人才培養,吸引高素質人才進入基層農技推廣隊伍。

      (六)支持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發展。支持農業科技服務公司、專業服務組織、科技服務能力較強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社會化服務組織探索“技物結合”“技術托管”等服務模式,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引導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建立“田間學?!钡确绞介_展先進技術試驗示范,組織申報星級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組織,發揮其典型示范和引領帶動作用。協調在金融、財稅用地等方面給予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組織積極支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七)提高農技推廣服務信息化水平。加快普及“互聯網+”農技推廣服務手段,引導廣大農技人員和專家使用“中國農技推廣信息平臺”在線開展業務培訓、問題解答、互動交流等技術服務,鼓勵廣大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信息平臺獲取服務信息,發揮信息平臺在管理決策和快速精準服務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中國農技推廣APP使用率和“中國農技推廣信息平臺”信息報送及時性、準確性。農技人員、科技示范主體、特聘農技員中國農技推廣APP使用率達到90%以上,每月報送有效日志、農情等信息人均分別不少于2條。項目管理人員要及時報送工作動態及有關文件材料。

      四、補助內容

      中央財政項目資金105萬元,其中種植業65萬元,養殖業40萬元,資金使用安排如下:

          (一)種植業資金安排:

           1.基層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服務補助貳拾壹萬伍仟捌佰捌拾元整(215,880元)。

          用于補助全縣各鎮(街道)種植業農技人員進村入戶及示范基地建設實施單位農技人員到基地開展技術服務的費用支出。

      全縣各鎮(街道)種植業農技人員約131人,按平均每人進村入戶37天(最終以實際出勤為準)預算,費用共約壹拾玖萬叁仟捌佰捌拾元整(193,880元);種植業示范基地建設實施單位縣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農技人員4人,按平均每人到基地40天(最終以實際出勤為準)預算,費用共約貳萬貳仟元整(22,000元)。

          2.技術專家咨詢費壹萬元整(10,000元)。

          用于開展基層農技人員培訓、農民培訓、技術講座及業務咨詢指導所聘請的縣內外專家所需的授課費、住宿費、伙食補助、交通補助等。

      3.技術資料印制購買、制度建設及工作考評等管理費用共叁萬伍仟玖佰貳拾元整(35,920元)。

      主要用于項目實施的相關宣傳材料印制購買、臺賬資料整理及管理人員進行項目實施工作指導、監督檢查、考核驗收及參加上級相關會議所需費用支出。

          4.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設補助壹拾壹萬元整(110,000元)。

           建設1個縣級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基地建設補助壹拾壹萬元整(110,000元)。主要用于試驗示范基地建設,土地租用及整理,標牌制作,試驗示范成效展示、技術宣傳,組織開展培訓觀摩,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試驗示范推廣所需的農業投入品、田間管理人工費、機庫棚、試驗虧損補貼等支出。

       5.農業科技示范主體補助萬伍仟元整75,000元)。

          補助示范主體采用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所需購買的農業投入品、生產示范設施設備、農業機具油料等費用支出。

      種植業示范主體共25人,按平均每人給予3000元物化補貼預算,共萬伍仟元整75,000元)。

      6.能力提升費用壹拾玖萬叁仟陸佰元整(193,600元)。

      用于組織、選派種植業農技人員、骨干人才、特聘農技員、科技示范主體、管理人員參加上級業務部門及縣級組織的與農技推廣工作相關的培訓產生的費用。

      7.特聘計劃費用玖仟陸佰元整(9,600元)。

      招募特聘農技員1人,農技推廣服務費按每月800元預算,服務期1年共玖仟陸佰元整(9,600元)。

      以上所列種植業各項預算資金,若因不可控因素影響造成資金不足或資金剩余的,可根據項目實際實施情況合理調劑使用。

          (二)養殖業資金安排:

      1.基層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服務補助壹拾壹萬壹仟貳佰肆拾元整(111,240 元)。

      用于補助全縣各鎮(街道)養殖業農技人員進村入戶及示范基地建設實施單位農技人員到基地開展技術服務的費用支出。

      全縣各鎮(街道)養殖業農技人員約63人,按平均每人進村入戶37天(最終以實際出勤為準)預算,費用共約玖萬叁仟貳佰肆拾元整(93,240 元);養殖業示范基地建設實施單位縣水產技術推廣站農技人員3人,按平均每人到基地40天(最終以實際出勤為準)預算,費用共約壹萬捌仟元整(18,000 元)

          2.技術專家咨詢陸仟元整(6,000元)。

          用于開展基層農技人員培訓、農民培訓、技術講座及業務咨詢指導所聘請的縣內外專家所需的授課費、住宿費、伙食補助、交通補助等。

      3.技術資料印制購買、制度建設及工作考評等管理費用壹萬玖仟壹佰陸拾元整(19,160元)。

      主要用于項目實施的相關宣傳材料印制購買、臺賬資料整理及管理人員進行項目實施工作指導、監督檢查、考核驗收及參加上級相關會議所需費用支出。

          4.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補助柒萬伍元整(75,000元)。

      建設1個縣級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設補助柒萬伍元整(75,000元)。主要用于試驗示范基地建設,土地租用及整理,標牌制作,試驗示范成效展示、技術宣傳,組織開展培訓觀摩,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試驗示范推廣所需的農業投入品、田間管理人工費、機庫棚、試驗虧損補貼等支出。

       5.農業科技示范主體補助陸萬元整(60,000元)。

      補助示范主體采用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所需購買的農業投入品、生產示范設施設備、農業機具油料等費用支出。

      養殖業示范主體共20人,按平均每人給予3000元物化補貼預算,共萬元整60,000元)。

      6.能力提升費用壹拾壹萬玖仟元整(119,000元)。

      用于組織、選派種植業農技人員、骨干人才、特聘農技員、科技示范主體、管理人員參加上級業務部門及縣級組織的與農技推廣工作相關的培訓產生的費用。

      7.特聘計劃費用玖仟陸佰元整(9,600元)。

      招募特聘農技員(防疫員)1人,農技推廣服務費按每月800元預算,服務期1年共玖仟陸佰元整(9,600元)。

      以上所列養殖業各項預算資金,若因不可控因素影響造成資金不足或資金剩余的,可根據項目實際實施情況合理調劑使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強化補助項目工作的領導和管理,縣農業農村局科技教育股牽頭負責項目實施,抓好統籌管理、檢查指導和總結考評等工作;畜牧與飼料股負責養殖業項目的監管與指導??h農業技術推廣站負責種植業補助項目的具體實施,縣畜牧技術服務站和縣水產技術推廣站負責養殖業補助項目的具體實施。參照自治區下發的項目實施方案制定我縣的《實施方案》,報縣人民政府審批,規范程序,推進實施方案落實,確保項目取得實效。

      (二)嚴格項目資金管理。項目經費使用要嚴格按照《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關于修訂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農〔202225號)執行,嚴格資金使用與管理,確保資金足額及時到位、??顚S??;鶎愚r技推廣補助項目資金是中央財政扶持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專項資金,不得因獲得此項經費而減少或沖抵原有地方財政對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經費的預算,確保項目經費真正成為基層農技推廣工作補助的增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加強績效管理。按照《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績效管理辦法》建立績效管理指標體系,明確績效目標,強化過程管理,嚴格績效考核。同時,要繼續強化糧食主推技術的推廣和到位率的測算統計,確保通過考核。

      (四)加強總結宣傳。系統總結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模式,通過現場觀摩、典型推介、會議交流、媒體報道等方式擴大社會影響,及時宣傳項目實施成效,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持農技推廣工作的良好氛圍。

       

      導航鏈接: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第二区

      1. <rp id="ib09t"><acronym id="ib09t"></acronym></rp>
        <button id="ib09t"></button>
        1. <th id="ib09t"><track id="ib09t"><rt id="ib09t"></rt></track></th>